將DOI號(例如:10.6220/joq.2012.19(1).01)輸入後送出,即可直接連結至物件所在的全文 網頁;或是您也可以將DOI字串前加上https://doi.org/,將DOI號轉換為永久連結網址。
透過全新的查詢功能,您可以知道這個物件的作者、出版社、檔案大小、適合的播放器、 出版單位、相關出版品、資助來源等相關資料。
物件類型 期刊 會議論文 書籍 學位論文 研究報告 課程 議事錄 資料庫(集)
DOI
創作者 系統建置者
議會名稱
題名摘要
大會名稱
物件名稱
資料(庫)建置者
出版單位
出版日期 公開日期 資料主要日期 日 ~
識別號 典藏編號
隨著數位內容的蓬勃發展,整個網路環境亟需一個共通的辨識符號,供使用者在網路環境之中暢行無阻。數位物件識別碼(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),簡稱DOI,便是在此需求之下應運而生,如同身分證字號一般,是一個具有永久性(persistent)且唯一的(unique)辨識號碼。
DOI本身即是帶有大量資訊的連結,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DOI取得出版品的文獻、摘要以及全文。且DOI一經註冊便不得改變,也使該連結服務永久有效,能夠強化數位資訊服務之品質,同時與ISO國際標準、技術及市場接軌,提昇出版品的國際能見度及影響力。辨識號碼。
全球唯一識別
採取前綴(prefix)加後綴(suffix)的編碼,每一個編碼都是獨一無二的,便於辨識每一個 數位物件的專屬特性,消除可能因為來源多重、姓名偏誤而造成出版品辨識困難的窘境。
(請見編碼規則 )
有效提升出版品的傳播速度與影響力
正確使用DOI能讓期刊、文章不至於埋沒於資訊洪流之中,能迅速被連結、查找,將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或出 版品,快速發揮至全球,提升能見度及影響力。國際知名學術權威資料庫SCI、SSCI、EI、Scopus、PubMed、MEDLINE等,均有呈現DOI此一資訊; 參考文獻格式APA、Chicago亦已將DOI納為欄位標準中,可見DOI所帶來的影響已受到國際學術 出版界的重視。
永續連結
一般網路位置的連結(URL)隱藏著資料遺失的隱憂,一旦網址變更、資料更換擁有者,網址就失效不能使 用了。DOI系統憑藉著網址可更換的特性,讓DOI成為一個可以永遠連結到最新資料的識別號碼。
國際標準,全球通行
2010年,DOI成為ISO國際標準,且命名為ISO 26324:2012,因此DOI具有立基全球的適用標準,能鞏固 數位物件跨國界的互通交流。
知識公共化的體現
人類的知識結晶集成了世界發展的進程,應當多加保存與廣為傳佈,並啟發後進研究。而DOI便是啟動知識 公共化的推進器,讓全球的人都能共享人類智慧產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