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粟特商人史》通過研究西元前6 世紀至西元10 世紀散落在印度、伊朗、中國、拜占庭和北亞草原的粟特人遺物,從社會學角度出發,詳細論述了中古粟特商業生長盛衰的歷史演變過程。從西元前2 世紀到西元10 世紀,粟特商人從只具局部意義的小規模商業開始經營,在與巴克特裡亞、印度商人的競爭中後來居上,脫穎而出。並在突厥人、卡紮爾人的政治護翼下,西通拜占庭、東人中國,在克裡米亞到朝鮮的歐亞草原建立起廣泛的商業網絡。粟特人既是東西商貿的擔當者,也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貿易仲介。但薩珊波斯的衰亡、索格底亞那被阿拉伯征服以及唐朝爆發的安史之亂,給建立在政治基礎上的粟特商業帶來致命打擊,隨著絲綢之路的陸海轉換,波斯商人控制了海上貿易主導權,粟特商業最終走向衰亡。有鑒於中國在粟特商業網的拓展中所起到的“催化”作用,故本書第五章專門論及中國粟特商人的情況,對塔里木甘肅地區、京師諸州,甚至四川、吐蕃的粟特人聚落、貿易網發展、薩寶功能和演變,以及姓氏、婚姻的華化問題均有論述。